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封赐周勃等诏文帝元年十月 西汉 · 汉文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上将军,擅矫遣灌将军婴将兵击齐,欲代刘氏。
婴留荥阳弗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
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诏入北军,典客刘揭身夺赵王吕禄印。
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
朱虚侯刘章襄平东牟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
典客揭阳信侯,赐金千斤(《史记·文纪》,又见《汉书·文纪》,首有「前」字。)
极谏用外戚封事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
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
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
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宁,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
终后田氏取齐;
六卿分晋
崔子弑其君光;
孙林父、宁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
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
周大夫尹氏管朝事,浊乱王室,子朝、子猛更立,连年乃定。
故经曰「王室乱」,又曰「尹氏杀王子克」,甚之也。
《春秋》举成败,录祸福,如此类甚众,皆阴盛而阳微,下失臣道之所致也。
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孔子曰:「禄去公室,政逮大夫」。
危亡之兆。
秦昭王穰侯泾阳、叶阳君,专国擅势,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权重于昭王,家富于秦国,国甚危殆,赖寤范睢之言,而秦复存。
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秦遂以亡。
近事不远,即汉所代也。
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
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
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
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尚书卿州郡守皆出其门,管执枢机,朋党比周。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
游谈者助之说,执政者为之言。
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
远绝宗室之任,不令得给事朝省,恐其与己分权;
数称燕王、盖主以疑上心,避讳吕、霍而弗肯称。
内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论,兄弟据重,宗族磐互
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虽周皇甫、秦穰侯武安、吕、霍、上官之属,皆不及也。
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
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
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插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
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降为皂隶,纵不为身,奈宗庙何!
妇人内夫家,外父母家,此亦非皇太后之福也。
孝宣皇帝不与舅平昌、乐昌侯权,所以安全之也。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
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第,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
王氏永存,保其爵禄;
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
如不行此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昭昭甚明,不可不深图,不可不蚤虑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
臣不密,则失身;
几事不密,则害成」。
唯陛下深留圣思,审固几密,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久承皇太后,天下幸甚(《汉书·楚元王交附传》: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向遂上封事极谏,书奏,天子召见向,以为中垒校尉。)
上疏劾窦瑰 东汉 · 周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一
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
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
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辟,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
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又造作巡狩封禅之书,惑众不道,当伏诛戮,而主者营私,不为国计。
夫涓流虽寡,浸成江河;
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履霜有渐,可不惩革?
宜寻吕产专窃之乱,永惟王莽篡逆之祸,上安社稷之计,下解万夫之惑(《后汉·酷吏周纡传》)
上书谏遣齐王攸之藩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伏承圣诏,宪章古典,进齐王攸上公,崇其礼仪,遣攸之国。
昔周氏建国,大封诸姬,以藩帝室,永世作宪。
至于公旦,武王之弟,左右王事,辅济大业,不使归藩。
明至亲义著,不可远朝故也。
是故周公得以圣德光弼幼主,忠诚著于《金縢》,光述文武仁圣之德。
于大晋,姬旦之亲也。
宜赞皇朝,与闻政事,实为陛下腹心不贰之臣。
为人,修洁义信,加以懿亲,志存忠贞。
今陛下出攸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豫王政。
伤母弟至亲之体,亏友于款笃之义,惧非陆下追述先帝、文明太后待攸之宿意也。
若以望重,于事宜出者,今以汝南王亮
宣皇帝子,文皇帝弟,胄、骏各处方任,有内外之资,论以后虑,亦不为轻。
今之国,适足长异同之论,以损仁慈之美耳。
而令天下窃陛下有不崇亲亲之情,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若以妃后外亲,任以朝政,则有王氏倾汉之权,吕产专朝之祸。
若以同姓至亲,则有吴楚七国逆乱之殃。
历观古今,苟事轻重,所在无不为害也。
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者也,唯当任正道而求忠良。
若以智计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远者亦何能自保乎!
人怀危惧,非为安之理,此最有国有家者之深忌也。
愚以为太子太保缺,宜留居之,与太尉汝南王亮、卫将军杨珧共为保傅,干理朝事。
三人齐位,足相持正,进有辅纳广义之义,退无偏重相倾之势。
令陛下有笃亲亲之恩,使蒙仁覆之惠。
臣同国休戚,义在尽言,心之所见,不能默已。
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
欲陛下事每尽善,冀万分之助。
臣而不言,谁当言者(《晋书·王浑传》)
汉高祖功臣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四十七
相国文终侯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曹参太子少傅文成侯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王淮阴韩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黥布赵景王大梁张耳韩王韩信燕王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王刘贾太傅安国懿侯王陵左丞相武侯周勃,相国舞阳侯樊哙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太仆汝阴文侯夏侯婴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代丞相阳陵景侯傅宽车骑将军肃侯靳歙,大行广野君高阳郦食其中郎建信侯刘敬太中大夫陆贾太子太傅稷嗣君叔孙通、魏无知,护军中尉随何,新成三老董公、辕将军纪信御史大夫周苛平国君侯公,右三十一人,与定天下社稷者也。
颂曰:
芒芒宇宙,上墋下黩。
波振四海,尘飞五岳。
九服徘徊,三灵改卜
赫矣高祖,肇载天禄。
沈迹中乡,飞名帝录。
庆云应辉,皇阶授木。
龙兴泗滨,虎啸丰谷。
彤云昼聚,素灵夜哭。
金精仍颓,朱光以渥。
万邦宅心,骏民效足。
堂堂萧公,王迹是因。
绸缪睿后,无竞维人。
外济六师,内抚三秦。
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名盖群后,是谓宗臣。
阳乐道,在变则
爰渊爰嘿,有此武功。
长驱河朔,电击壤东。
协策淮阴,亚迹萧公。
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永言配命,因心则灵。
穷神观化,望影揣情
鬼无隐谋,物无遁形。
武关是辟,鸿门是宁。
随难荥阳,即谋下邑
销印惎废,推齐劝
运筹固陵,定策东袭。
三王从风,五侯允集。
霸楚寔丧,皇汉凯入。
怡颜高览弥翼凤戢。
托迹黄老,辞世却粒。
曲逆宏达,好谋能深。
游精杳漠,神迹是寻。
重玄匪奥,九地匪沈。
伐谋先兆,挤响于音。
奇谋六奋,嘉虑四回。
规主于足,离项于怀。
格人乃谢,楚翼寔摧。
韩王窘执,胡马洞开。
迎文以谋,哭高以哀。
灼灼淮阴,灵武冠世。
策出无方,思入神契
奋臂云兴,腾迹虎噬。
凌险必夷,摧刚则脆。
肇谋汉滨,还定渭表。
京索既扼,引师北讨。
济河夷魏,登山灭赵。
火烈,势踰风扫。
拾代如遗,偃齐犹草。
二州肃清,四邦咸举。
乃眷北燕,遂表东海
克灭龙且,爰取其旅。
刘项悬命,人谋是与。
念功惟德,辞通绝楚。
彭越观时,韬迹匿光
人具尔瞻,翼尔鹰扬
威凌楚域,质委汉王
靖难河济,即宫旧梁。
烈烈黥布,眈眈其眄。
名冠彊楚,锋犹骇电。
睹几蝉蜕,悟主革面。
肇彼枭风,翻为我扇。
天命方辑,王在东夏
矫矫三雄,至于垓下
元凶既夷,宠禄来假。
保大全祚,非德孰可?
谋之不臧,福取祸。
张耳之贤,有声梁魏。
士也罔极,自诒伊愧。
俯思旧恩,仰察五纬。
脱迹违难,披榛来洎。
改策西秦,报辱北冀。
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王信韩孽,宅土开疆
我图尔才,越迁晋阳
卢绾自微,婉娈我皇。
跨功踰德,祚尔辉章。
人之贪祸,宁为乱亡。
吴芮之王,祚由梅鋗
功微势弱,世载忠贤。
肃肃荆王,董我三军。
我图四方,殷荐其勋。
庸亲作劳,旧楚是分。
往践厥宇,大启淮坟。
安国违亲,悠悠我思。
依依哲母,既明且慈。
引身伏剑,永言之。
淑人君子,实邦之基。
义形于色,愤发于辞。
主亡与亡,末命是期。
绛侯质木,多略寡言。
曾是忠勇,惟帝攸叹。
云骛灵丘,景逸上兰。
代禽狶,奄有燕韩。
宁乱以,毙吕以权。
涤秽紫宫,徵帝太原
实惟太尉,刘宗以
挟功震主,自古所难
勋耀上代,身终下藩。
舞阳道迎,延帝幽薮。
宣力王室,匪惟厥
揔干鸿门披闼帝宇。
耸颜诮项,掩泪悟主
曲周之进,于其哲兄
俾率尔徒,从王于征。
振威龙蜕,摅武庸城。
六师寔因,克荼禽黥。
猗欤汝阴,绰绰有裕。
戎轩肇迹策来附。
马烦辔殆,不释拥树。
皇储时乂,平城有谋。
颍阴锐敏,屡为军锋
奋戈东城,禽项定功。
乘风藉响,高步长江
收吴引淮,光启于东。
阳陵之勋,元帅是承。
薄伐,扬节江陵
夷王殄国,俾乱作惩。
恢广野,诞节令图。
进谒嘉谋,退守名都。
东窥白马,北距飞狐。
即仓敖庚,据险三涂。
輶轩东践,汉风载徂。
身死于齐,非说之辜。
我皇寔念,言祚尔孤。
信委辂,被褐献宝。
指明周汉,铨时论道。
移帝伊洛,定都酆镐。
柔远镇迩,寔攸考。
抑抑陆,知言之贯。
往制劲,来访皇汉。
附会平勃,夷凶剪乱。
所谓伊人,邦家之彦。
百王之极,旧章靡存。
汉德虽朗,朝仪则昏。
稷嗣制礼,下肃上尊。
穆穆帝典,焕其盈门。
风睎三代,宪流后昆。
无知睿敏,独昭奇迹。
察侔萧相,贶同师锡
随何,因资于敌。
纾汉披楚,唯之绩。
皤皤董叟,谋我平阴
三军缟素,天下归心。
袁生秀朗,沈心善照。
汉旆南振。
楚威自挠,大略渊回,元功响效。
邈哉惟人,识之妙。
纪信诳项,轺轩是乘。
摄齐赴节,用死孰惩。
身与烟消,名与风兴。
周苛慷慨,心若怀冰。
刑可以暴,志不可凌。
贞轨偕没,亮迹双升。
帝畴尔庸,后嗣是膺。
天地虽顺,王心有违。
怀亲望楚,永言长悲。
侯公伏轼,皇媪来归。
是谓平国,宠命有辉。
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大人于兴,利在攸往。
弘海者川,崇山惟壤。
韶护错音,衮龙比象。
明明众哲,同济天网。
剑宣其利,鉴献其朗。
文武四充,汉祚克广,悠悠遐风,千载是仰。
感事一百十韵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五言排律
天女威灵替,黄神统绪彰。
过秦馀贾谊,兴汉待张良
薄雪消寒会,残灯独夜房。
孤吟劳踯躅,长句著兴亡。
势转擒胡月,歌成破虏章。
握乾临夏宇,出震溯东方。
女直山长白,曼珠气内黄
申胥初拯楚,回纥竟侵唐。
谶应三宫,城屠十日扬。
鲁唐膏斧锧,闯献笑蜩螗。
编籍龙区种,迁藩虎戮伥。
雷霆严禁网,云日护灵囊。
南辟三苗地,西降两面羌。
但誇清海岱,几见弃河湟。
青海徕回部,金川蹑犍牂。
耀功七德舞,横海十花樯。
猛鸷威如贙,沈猜疾比狼。
峥嵘文字狱,拖沓狒猩装。
四库盈缃帙,长渠浚竹塘。
罗名千叟宴,鞠跽八旬觞。
自信施长策,常期永耿光。
积威弦上箭,钜痛槛中羊。
欹器盈斯溢,淫刑法已凉。
抚衷矜带砺,回念欻沧桑。
妖孽延川陜,潜兵犯殿墙。
曾无戡乱意,足慰辍耕望。
粤海输莺粟,舟山覆雀航。
逋臣增国耻,幻梦侈天禳。
兵燹圆明劫,乘舆避暑庄。
骤惊龙驾迥,竟罹豹房殃。
五岭烽烟急,三江羽檄忙。
艰难怜左,慷慨叹洪杨。
已见倾全局,居然复旧疆。
神符犹在握,天弩自收芒。
元结中兴颂,卢循续命汤。
梯航通远译,风会贯重洋。
卧榻容鼾睡,阴谋扼项吭。
一人忘顾禔,群辟任披猖。
宫掖成相厄,岩廊乃不蘉。
舳鲈归日本,藩属失狼㬻。
感悟回明睿,忧虞饬纪纲。
层阴方訾訾,郅治遏泱泱。
变法争讥鞅,怀忠竟杀苌。
駴疑药瞠眩,绵惙疾膏肓。
减膳尧衰颡,垂帘姒假裳。
敛财侔地媪,事鬼惑天潢。
槐简巫佪怃,红灯咒渺茫。
戈船横渤海,车驾莅咸阳
和局元臣殉,军需岁币偿。
肉县人鼎俎,鱼累火池隍。
回驭哀方切,端居志已荒。
虎神千垒烬,龙劫两宫丧。
太极临轩穆,东平摄政苍。
小侯兼宿卫,大吏炫赇赃。
集苑多乌鸟,逾垣等寇攘。
桐圭分管蔡,貂珥列金张。
京兆双琼博,邯郸大道倡。
上书刀断指,下诏肉医疮。
社鬼东邻哭,灵星北户禳。
尔曹倾一旦,先帝泪千行。
敝俗销清议,名流溷浊漳。
休徵箕扫井,躁扰蟹将糖。
新檄驰巴郡,严兵堕武昌
退朝忧咄吒,毁室恨彷徨。
传箭初蓃乘,投签遽拊床。
貔貅临汉口,旌旆据秦仓。
破竹原无敌,乘流固莫当。
揭竿咸祃纛,裂土各圭璋。
山左薨吴汉江州史祥
张巡诚勇决,高克任翱翔。
设险红衣炮,崩雷突火枪。
歃盟书衵服,失水弃馀皇。
露布收安陆,降幡出建康
南封征卤将,北筑剪吴堂
霸楚黄歇,征川杀魏卬。
车书新轨画,棨戟动参商。
父老三章约,风波一苇杭
北军除吕产,季汉倚袁滂
大宝知难秘,同舟力共劻。
威弧张杀伐,义旅迓壶浆。
富弼专和议,萧何窘转粮。
郡王愁北地,帝子泣芒砀。
挽粟难为继,团沙孰与量。
枉令怀盭绶,唯解鐍金箱。
叔宝心肝尽,淮南肺腑伤。
输缗招卜式,窃国议田常
兵谏非云谲,人谋实不臧。
豆萁休暗泣,斤斧镇相戕。
江转新林浦,云屯石子冈。
弭兵辞向戌,纵敌谏文鸯
必死千夫指,难回百鍊刚。
楚弓同得失,汉帜睹飞飏。
不逝乌骓马,还惊赤尾鲂。
六师风振箨,群命草彫霜。
棋局知谁负,干戈且未央。
群龙旡首吉,斗虎股创妨。
跼蹐忧天步,嵯峨拜国殇。
词华悲庾信,身世感黄香
顾惜三缣字,萧閒万里䭹。
玉壶澄素志,画省学潜郎
入抱蛟龙笔,蟠胸铁石肠。
栖迟青琐闼,惆怅绿榕坊。
旧友怀萧艾,深忧为稻粱。
荧荧窥太白,渺渺望沅湘。
丝染知难免,歧多涕正长。
贞元原剥复,厄闰慎扶将。
霜露仍南国,松楸想北邙。
樗蒱刘毅癖,曲糵毕郎狂。
悯切恒沙劫,皈思广利王。
笑人言寂寂,投笔涕浪浪。
他日编唐历,谁当拟芳。
代回赵太社汝谠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八、《启隽类函》卷八二
庀司太社,赞治奉常
舍文字旁午之劳,共夙夜惟寅之命。
恭惟某官九苞威凤,千里名驹。
朱虚之忠,请锄吕产
笑红休之陋,更媚王音
毅然料虎之头,乐只跋狼之尾。
忠精既白,论谏如丹。
径咨礼乐之英,入司笾豆之事。
雍雍肃肃,何嫌三百日之斋;
亲亲贤贤,行有十六相之举。
某未遑旅贺,先辱临存。
绿绮琴,愧不办南金之报;
青藜杖,满期校东壁之书。
陈平论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七、《定斋集》卷一二
论曰:陈平智有馀,难以独任,此高祖顾命之言也。
天姿诡谲,动辄任数,帝虽赖其智以取天下,然至死犹疑之。
愚考其平生,诚可疑者。
捐金以间范增,伪游以禽韩信,赂阏氏以解平城之危,凡所谓奇计秘策,无非出于变诈。
君子或恕之者,以其谋国则忠也。
天下已定,智无所用,一于谋身而已。
其保富贵,固权宠,谋身之巧,又有甚于谋国。
故惧吕后之不安也,用张辟之言,请拜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于是起吕氏之权。
吕后之不悦也,背高皇帝之约,立诸吕为王,于是吕氏之变。
平之阿意顺旨,求媚于后,唯恐不至者,乃所以自为身谋也。
至使诸吕作难,几危社稷,皆有以召之。
平之难于独任,至此可见。
然非特此耳,方其大臣共诛诸吕,不任其事,乃令周勃先入北军,是以尝试诸吕也。
及其迎立文帝不有其功,以位授,而甘处其下,是又以尝试文帝也。
盖人臣而专诛,危事也,成败固未可知,事成则同其功,不同则任其咎,所以让先入者此耳。
人臣而废立,大事也,祸福亦未可知,疑之则为祸首,德之则不失为定策功臣,所以让居上者此耳。
夫平之雍容退托,主谋而不主事,类夫谦谦君子,殊不知平之心又为身谋者也。
盖平诡谲,无所不用其智,在高帝时则免于萧何之囚系,在吕后时则免于王陵之废出,在文帝时则免于周勃之侵辱。
历事四朝,皆以智免,其谋身之巧又可知矣。
由是言之,不止可疑,亦可畏人也。
世之言谋臣必曰良、平,夫岂良之俦匹哉?
良之学出于黄老,平之学出于纵横。
黄老则近道,纵横则尚诈。
黄老则有不必为,纵横则无所不为。
观其行事,察其存心,良平之贤否,不待较而明矣。
故平之言曰:「我多阴谋,道家所禁。
吾世即废,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盖亦有所慊而云耳。
光武以柔道理天下论 南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二、《莲峰集》卷八
惟天下之至柔,能制天下之至刚。
甚矣,天下之人不能无纷纭好变之心,亦不能无猛悍难制之气也。
方天下之未定,则有以发其纷纭之心,猛悍之气,故强者胜焉。
及天下之既定,其纷纭之心、猛悍之气,抑而不得骋,蓄而不得作,则将有所难服也。
是以天下之患常起于此而莫可止,善治天下者必有道焉。
宽大慈祥,雍容和易,以消磨其心于茫茫之中,折服其气于冥冥之际,使好变者不得为变,难制者皆易以制,潜消阴服而不知所以然,则天下之大可以拱手而治。
然则柔之制刚,其用为如何?
东汉光武所以以柔道理天下之意。
夫治天下,无以异于治水也。
善治水者,行于水之所无事;
善治天下者,行于天下之所无事,如斯而已。
天下之不能无好变之心、难制之气,亦犹水不能无悍湍之怒、横流之暴也。
故禹之治水,必顺水之性而柔之,使其暴怒无所施,而水之势得矣。
光武之治天下亦顺天下之理而柔之,使之不能为变而易以制,而天下之乱息矣。
是知禹能行于水之所无事,光武能行于天下之所无事,在能柔之而已耳。
光武之定天下,无以异于高祖也。
高祖于天下既定之后,外之则困于冒顿,而有平城白登之围,内之则困于悍将,而有韩、彭、英、卢之变。
高祖终身奔走于介胄之间,天下几至于不测。
光武之既定也,寇、邓、吴、贾服从之不暇,匈奴、西域帖然而不作,传至于永平之间,天下有百年之承平,而无一日之警急,此其故何也?
在能柔之与不能柔之之间而已。
由是观之,高祖非好胜也,非好强也,不得夫柔之之道故也。
光武非不欲胜也,非不欲强也,得其所以柔之之道故也。
高祖无以柔之,故激诸将好变之心,而触匈奴难制之气,而身受其弊。
光武则不然,天下既定,遂戢弓矢,散马牛,退功臣,进文吏,使天下知吾之不生事;
宽法禁,薄征赋,使天下知吾之不苛;
不答太子攻战之问,使天下知吾之不好战;
黄石之诏,戒广地之荒,以塞臧宫、马武,使天下知吾之不开边;
修辞币,礼匈奴之使,闭玉门,谢西域之质,使天下知吾之不务远。
是岂真柔真弱者哉?
其至微之机,至变之权,运于心术之间,举天下而柔之,使至刚之人消磨折服而无复作,故其用柔之效见于天下,而天下终不见其用柔之迹,此其为柔也大矣。
盖尝观光武之初,焚王郎往来之书,而示之以宽,轻行铜马之营,而示之以信;
首举良吏卓茂太傅,戒冯异安集关中,不务以战攻取胜。
当战伐之际,方且投戈息马以论道艺,此其柔道不特用于理天下之日,盖尝用之于取天下之初矣。
吾以是知昔之人君,善用柔道如光武者盖寡。
然而柔之在天下,同是柔也,有用柔而安,亦有用之而危;
有用柔而彊,亦有用之而弱,何哉?
彼以姑息为柔,后将有姑息之弊;
以怯懦为柔,后将有怯懦之弊。
此以柔用柔之失也。
若夫善用柔者,守之似弱,而能卷舒天下之至强;
行之似懦,而能驰骋天下之至坚。
至于使兵无所投其刃,虎无所措其爪牙,方矫揉帖服之不暇,此以道用柔之得也。
尝试以两汉之君言之。
惠帝、如元帝以柔用柔者也,如文帝、如光武道用柔者也。
惠帝柔而汉之宗社几至于中绝,吕产、吕禄几至于盗国。
元帝柔,而萧傅、刘向无所奋其忠,弘恭、石显有以窃其柄。
以柔用柔之失盖如此。
善哉,文帝光武之治乎!
老夫尉佗之慢侮,文帝屈己遗书,而南北之祸不作。
王称病不朝,文帝赐以几杖,而吴楚之变不起。
文帝之柔有以胜之也。
四七之将,光武优礼以慰其心,而无菹醢之忧;
西北之戎,光武卑情以答其意,而无冒顿之暴,是光武之柔有以胜之也。
是虽不求胜于天下,然盖有以大胜之矣。
语曰:「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是道也,非文帝光武,孰能知之?
南阳宗室之论,乃谓「光武少时谨信直柔耳,今乃能如此」。
呜呼,是安知所以为光武者欤!